close

繼t.A.T.u解散、msn下線、無名小站關門、Nokia行動通訊部門出售以後,
Tom Clancy的離世無疑地又是另一則宣告我的時代已經過去的新聞。
這兩天正好在重看邱瑞鑾的《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
不禁回憶起自己開始閱讀文字的歷史,
而Tom Clancy在這個過程中有著不可抹滅的痕跡。

國小時最喜歡和父母上台北,
在重慶南路那條經有名的書店街的餐廳吃飯,
一來當然是喜愛美食,
另一方面則是吃飯前後,
父母總是會帶著我走進沿路上的各家書店一遊,
從最靠近台北車站的建弘,
經過三民、東華、正中,
一直到最靠近新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的東方出版社。
(捷運中和線通車後再加上二二八紀念館裡頭附設的小書店)

除了漫畫和形形色色的圖鑑以外,
在書店裡最搶眼的一個書櫃,
無非是披著豔紅書皮、
由星光出版社出版的Tom Clancy漢譯本全集。
受著封面的吸引,
我就這麼開始坐在書店裡翻起《獵殺紅色十月》和《紅色風暴》,
「湯姆‧克蘭西」這個名字就這樣開始深烙在我的腦海裡。

從此以後有一大段時間,每當到台北逛書店,
我進了門口,不再是跑去擺放漫畫和圖鑑的區域,
而是直奔各家書店裡那一個放滿紅皮書的書架,
找一個位置和一本書,
坐下來讀。
這是我對於文字本身所蘊含的力量與美感最初的經驗,
而其中的題材也誘發了我對於社會科學感到興趣的開端。

而有了零用錢以及在路上撿寶特瓶的收入以後,
我自己坐公車到台北,
用自己存下來的錢買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說,
Tom Clancy的《熊與龍》漢譯本,
分為上下兩冊,
在篇頭還有當時剛靠著翻譯魔戒竄紅的朱學恆寫下的導讀:
〈湯姆‧克蘭西的美麗新世界〉。

我忘了那時候有沒有真的抱著書本在大街上轉圈圈,
但是當我帶著書離開書店門口而不是把書放回她那群妖豔的紅皮夥伴身邊時,
真的發花癡的感覺到一陣天旋地轉,
天空也好像變成了粉紫色一樣。
回到家裡還捨不得把書店把上下兩冊束在一起的橡皮筋丟了,
每次看完總要再把橡皮筋歸回原來的位置,
直到上了附中後的某一天,
那條橡皮筋終於因為老化而變質為止。

雖然現在我不會邊看邊發花癡,
不過在Tom Clancy的作品中,至今我仍然認為熊與龍是其中最富深意的一部。
而當時深受家庭環境影響而信奉法西斯主義的我,
還曾經夢想著有哪一天,自己也能夠和Tom Clancy一樣,
用文字描繪出自己眼中的「美麗新世界」...

如今的我對於人與社會的觀點早已和兒時大相逕庭,
但是由Tom Clancy開啟的這道閱讀之門,
從此改變了我的生命軸線...

謹以此紀念這位伴我走過青澀年華的作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nothing 的頭像
iamnothing

不對位的對位法

iamnot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