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回提到會計理論體系的前兩個層次
這回就且來分說第三個層次
也就是認列與衡量概念
主要是闡釋組織應如何進行認列、衡量與報導財務的狀況
這個層次可以說是會計實務的基礎
不過在實際開始介紹以前
還是先來說說認列與衡量的定義吧

認列的定義
也就是將可能影響決策的財務報表要素變動記錄下來
並且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整個行動
而衡量的定義
則是決定財務報表要素變動在報表上認列金額的行為

認列與衡量概念按照性質可以分為三類:

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s)、基本原則(Basic Principles)以及限制(Constraints)

要理解一個符號系統的運作
首要之務也就是了解其基本假設
在會計實務上最基本的假設
共有經濟個體假設、繼續經營假設、貨幣單位假設與會計期間假設四項:

1. 經濟個體假設(Economic Entity Assumption)──
    當一個組織或個人可以獨立進行經濟活動
    那麼在會計上就可以為其建立一個獨立的會計系統
    無論其是否在法律上被視為個體
    所以從一個小型的獨資事業(如路邊攤)、一個組織的某個部門、正式的合夥組織或法人
    到許多法人的集合(如企業集團甚至整個政府組織)
    都可以在會計上視為獨立的個體而建構獨立的會計系統

2. 繼續經營假設(Going Concern Assumption)──
    在會計上會假設組織的經營者會妥善使用組織的資源
    以使組織符合其存在目的並履行其義務
     組織已經達成其目的或者無法繼續經營時
    是這個假設的例外情形

3. 貨幣單位假設(Monetary Unit Assumption)──
    在會計上以貨幣做為對組織所涉及經濟活動進行衡量的單位
    這個假設建立在認為以量化的訊息對經濟資訊的交通和進行經濟決策有所幫助的前提上
    而使用貨幣做為單位
    則是由於其常與經濟活動具有攸關性、簡單易了解且又被廣泛接受
    一般在會計上會假設幣值恆定而忽略其波動

4. 會計期間假設(Periodicity Assumption)──
    我們要正確的衡量一個組織的運作結果
    要等到組織解散進行清算的時候
    不過資訊到了這時候也無助於進行決策了
    為了讓使用者能及時的了解組織的狀態與表現以採取適當的行動
    組織可將其經濟活動劃分成長度若干的期間(通常是年、季與月)
    並按期報導其財務狀況
    若會計期間越短
    則所提供資訊的攸關性越高、可靠性越低

在以上四個基本假設的架構之下
認列與衡量也有四個基本原則
分別為歷史成本原則、收入認列原則、配合原則與充分揭露原則

1. 歷史成本原則(Historical Principle)──
    大多數的資產、負債與業主權益都被要求以取得時的交換價值進行認列與報導
    和其他的衡量成本的方法(如公平市價、重置成本和未來可能現金流之現值)相較
    歷史成本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而不易受主觀認定的差異影響
    不過對於某些類型的資產與負債(如存貨、證券投資)
    則採行其他的衡量方式以提高資訊的攸關性

2. 收入認列原則(Revenue Recongnition Principle)──
    通常要認列收入必須符合下列的兩個條件:
    一是必須已經實現或可能實現
    二是必須已經賺得
    在這裡「實現」的定義也就是取得在交易中言明可取得的現金或對現金的請求權
    而「賺得」的定義則是履行了在交易中應盡的義務(如交付貨品或提供服務)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
    一般認為在銷售點(移轉所提供貨品的所有權或提供服務的時候)是認列收入最適當的時點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形
    在之後談到認列與衡量的限制時會再略作說明

3. 配合原則(Matching Principle)──
    為了有所獲得
    我們就必須為之付上某些代價
    在會計上同樣也試著在認列時表達這樣的概念
    在認列收入時
    我們也必須同時認列與該項收入有直接關聯的費用
    而可使用超過一個會計期間、而在數個期間持續帶來收益的長期資產
    也要在其產生效益的期間內逐期將成本認列為費用
    以與其所創造的收益配合
    另一方面
    有些按期計算的費用(如薪資、水電費)雖然不可或缺
    卻不容易與其創造的收入逐項進行配合(這樣的費用稱為期間成本)
    則應該在發生時做認列
    而與當期的收入配合

4. 充分揭露原則(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在財務報導中應該充分提供對使用者的決策具重要性的訊息
    同時也應該具備充分的簡練以讓使用者易於了解
    如在財務報導中
    資訊必須符合財務報表的要素、可進行具充分確定性的衡量並且具備攸關性與可靠性
    才能在報表上表述
    而報表的附註則記錄財務報表的延伸資訊與注釋
    諸如採用的衡量方法、可能的不確定因素與報表中資訊的細目等
    其他的資訊則置於附表中

為了使財務報導得以保持能幫助使用者決策的特質
在提供會計資訊時也必須要考慮下面幾個限制:

1. 成本與效益的關係(Cost-Benefit Relationship)──
    如果我們做了一件事卻必須為之付上更大的代價
    這件事也就不值得我們去做了
    在會計上決定如何報導、又應該報導什麼樣的資訊
    自也應該要先對此有所考量

2. 重要性(Materiality)──
    會計資訊既是要協助使用者進行決策
    一項資訊的重要性也就應依據該資訊的報導與否
    是否會影響使用者的決策來衡量
    如果有沒有報導不會影響使用者的決策
    也就不需要多花工夫進行報導了
    而在進行重要性的認定時
    質性與量化的因素都應該要同時考慮

3. 產業特性(Industry Practices)──
    有些產業在某些方面的特質
    需要以與普遍原則不同的方式進行認列與(或)衡量
    例如前面提到關於收入的認列
    對於營建業或航空、造船工業而言
    其商品的生產期間通常會超過一整年
    當可以確定收入可能實現(如合約簽訂時)就按照工程的進度比例逐期認列收入
    比較能夠反映其營運狀況
    而有些產業的商品在生產後就有固定的售價、
    又不太需要為銷售付出額外的成本
    在市場上也可以大量出售
    那麼在生產完成時就可以認列收入了
    另一種狀況則是在銷售時的收現比例低而收款時間又長
    可能在收款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也就適於在收到現金時再認列收入

4. 保守(穩健)原則(Conservatism)──
    有人對此項會以「穩健原則」稱之
    其實唯一的理由是因為某些人嫌「保守」聽起來不好聽XD
    保守原則也就是指當在不確定的狀況下
    在表述時應該要選擇避免使資產、收入或利益被高估(或負債、費用或損失被低估)
    需要注意的是
    這個原則應該要針對不確定的狀況
    如果不確定性不存在時
    就應該要按照原來正確的情況認列而不應刻意低估資產、收入或利益
    否則反而會損害了資訊忠實表達的特質


以上是對於會計理論體系概略的說明
哥白尼曾說過:「一個好的科學模型,應該用最簡單而且有美感的方式來表述。」
對我來說
會計就是科學模型中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典範
縱然有沒有美感見仁見智
不過會計模型的簡潔
我想應該不致太令人難以親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nothing 的頭像
    iamnothing

    不對位的對位法

    iamnot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