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禱告這件事
我一直都抱持著非常嚴肅的態度
而就和其他我會嚴肅看待的事情一樣
我完全不會在意禱告的形式
但我會非常在意禱告是否能符合它應該要具有的意義
所以我堅持:
只要沒有感動,就絕不禱告;
而只要有感動,也絕對要禱告
在我一個人的時候
維持這個原則不會有什麼困難
但是在聚會的時候
問題就來了:
看一篇文章
標題之所在其實也就是問題之所在──
問題就出在代禱和主領這兩件事上面
首先說代禱
有人覺得一群人彼此代禱
會比每個人自己在私底下禱告還有力
我覺得就一次有效的彼此代禱來說確實是如此
這絕不是因為神比較喜歡人用迂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向祂求告
而是在一次有效的代禱中
除了參與者把事情交託給神以外
還多了人們為了彼此的生命而互相擔待的力量
也就是說
我們必須從代禱中學習試著分擔彼此的生命
才能達到代禱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所以在聚會中
每到了分享代禱事項的時候
總是會讓我很尷尬:
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聽我嘴炮的人
是不是已經有了要和我一起分擔我的白目問題的準備
於是我會擔心我的代禱事項
會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
所以總是隨便胡謅幾句來應付過去
後來把這個問題丟出去問思豪哥
得到的答案一整個就簡單得很誇張
(我一整個完全沒想過答案可以這麼簡單)
但卻很能讓人接受:
依照狀況而對不一樣的人分享不同的代禱事項
覺得對方應該可以和自己分擔怎麼樣的問題
就和對方分享什麼問題
雖然聽起來似乎也簡單得有點扯
可是以人所能做到的
或許也就只有這樣了吧!
再來是關於主領的問題
要帶著一群人一起為了某事禱告
那麼主領者應該要盡力使每個人都能在禱告中
對於這件事得到感動
從前這樣的一件事總是讓我覺得很有壓力
老是怕自己一講話就會腦袋空白的毛病
會讓其他人難以進入狀況
這樣的壓力又會使我更容易一邊講一邊忘詞
於是不知不覺間
主領就成了我避之唯恐不及的夢靨
雖然主領的確有一定的責任
但我一直把這一份責任想得太重了:
主領者這樣的一個角色
其實就像是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一樣
作為一個主領者
固然是必須盡力的試著在禱告中
營造出一個讓人比較容易與神親近的情境
但主領者所能夠做的也僅止於此
真正決定會不會有感動的
還是在於禱告者與上帝的關係如何
當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主領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
當我們感到困惑的時候
也許回歸到最原始的概念
真的是最能夠有效解答的方法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