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的音樂教育體系除了製造了一大票演奏機器以外
同時也生產了許多樂評產生器:
只要輸入曲名、作曲者的寫作背景、樂曲各段分別使用的曲式結構、使用的技法和節奏
就可以得到一篇公式化的樂評作品
好像把作曲者也當作是機器一樣
對於不熟悉樂理的讀者而言
寫了這一大堆用了什麼曲式、怎麼配器之類的
根本就沒有半點意義;
而對於看得懂的讀者來說
這些內容一來實在是會讓人感到無聊
二來根本不需要那些解釋
讀者自己也可以聽出來
再者
固然和其他藝術形式相較
音樂的作品是否會產生美感有絕對的標準
但是即使不論美感是否是藝術作品所必須具備的要素
就算使用同樣的形式
一首曲子傳達出來的也是一個讓聽者有想像空間的面向
而不是一個特定的題材
歌劇和流行音樂需要詞的原因
就是為了要更嚴格的限定聽者的想像
但是
台灣的樂評總喜歡和中小學課本的編者一樣
硬要說作品傳達的就是某一個死死的特定主題
而不容許讀者自己有任何想像空間
這樣的作法
不僅很容易減損讀者對作品的體會
其本身也就是一種對作品非常不尊重的行為
這類沒營養的東西
還是少看一點比較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